6月8日,2023辽宁中俄国际科技交流座谈会在沈北新区(辉山经开区)顺利召开,沈阳中俄白国际协同创新中心在会上正式揭牌。座谈会特邀俄罗斯自然科学院代理副院长 阿拉沙院士等5位院士出席并展开座谈。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 孙延鹏、沈阳工程学院副校长 王启民等部分驻沈高校院所代表应邀参加活动并签约。沈北新区区委书记、沈阳辉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 吴军出席本次会议。
此次活动由沈阳市科学技术局、中共沈北新区委员会、沈北新区人民政府、沈阳辉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办,沈阳市沈北新区科学技术局、中俄白国际协同创新中心承办,俄罗斯自然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协办。
为助力沈阳市科技创新蓬勃发展,本次座谈会特邀俄罗斯自然科学院5名院士,围绕沈北新区(辉山经开区)主导产业,针对航空航天零部件、汽车智能制造、生物医药、现代农业、科教融合等领域与沈北新区及高校院所、科技企业展开交流座谈。俄罗斯自然科学院是国际著名的、俄罗斯规格最高的社会性科学院,是俄罗斯三大跨行业最高学术权威机构之一,汇集了俄罗斯自然科学及相关领域的众多知名科学家。目前,俄罗斯自然科学院拥有18名诺贝尔奖获得者、270余名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和30余名俄罗斯国家医学科学院院士,以及48名外籍院士。
本次座谈会的重磅环节,是沈阳中俄白国际协同创新中心正式揭牌。该中心实际成立于2022年6月,是中科钛领集团联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等国际大科学机构,在沈北新区的支持下设立的,主要从事海外高端人才服务、企业科技创新服务、高校成果转化服务、产业园规划及运营服务的专业化科技服务平台。中心以推动中俄白国际合作为核心,建立“一带一路”桥梁枢纽,是以国际国内高端人才引育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、产业招引为使命的专业化科技服务机构,为地方政府及各类企业提供全链条服务。
沈阳中俄白国际协同创新中心的揭牌,标志着中心的正式启动。未来,中心将始终以政府为引领,以人才为核心驱动,依托高校、院所及科技企业,着力建设“产业+人才+科技”高地,促进人才引进、培养、交流,推动技术成果转移转化、关键技术国产化,搭建中俄合作国际平台,致力成为沈北乃至东北亚地区国际合作典范。
座谈会现场,俄罗斯自然科学院与沈北新区人民政府、沈阳中俄白国际协同创新中心三方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,就现有的科技服务平台成果、项目、人才、技术等科技资源实现共享,推动相关成果在沈北新区转化落地。同时,沈阳中俄白国际协同创新中心还与沈阳师范大学、沈阳航空航天大学、沈阳工程学院、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分别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,未来将与签约高校围绕科技成果转化、科技人才开展多项合作。
区领导刘大威、计会波、冶桂春、王晓宇及相关科技企业相关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。